第(1/3)页 “番薯?” 朱元璋皱着眉头,疑惑的问道:“什么东西啊?咱怎么没听说过!” “好东西,以后您就知道了!” 黄雄英并没有急着说明,动不动什么亩产几千斤的,贸然说出来,别人只会以为你是傻子。 他也不喜欢什么打脸古人的戏码,毕竟自己只是占了穿越者的优势罢了。 番薯,又名红薯,山芋、红芋、甘薯、地瓜、红苕等等。 这种东西在后世不过是稀疏平常之物,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,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,特别是对于已经开始进入小冰河时期的大明朝而言。 对于这个时期的人们而言,番薯可以称作是一种神奇的农作物,因为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壤,也用不着辛劳的照料,人们为它投入的人力物力远不及稻谷或者小麦,而得到的产量却远远超越前者。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,番薯约在万历年间传入中原,是一个叫做陈振龙的商人从吕宋(今天的菲律宾)带回来的。 但是在当时,却没有得到朝廷重视。 一直到了辫子朝,番薯才被重视起来,特别是到了乾隆王朝。 经过康雍乾三朝的发展,中国的人口来到了2亿大关,远超此前历史上的任何时候,而那时候的经济却没有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。 不论是雍正的催逼垦荒,还是乾隆的地尽其利,都解决不了这种人地不能调和的矛盾,历朝的末代君王们都不同程度地尝试过,却无一成功,就拿明末来说,人口的大量增长也是其灭亡的原因之一。 按照历史宿命,乾隆初年本该是一个福份已尽的时代。此时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原来的土地承载力的极限,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被饿死,另外一些差点饿死的人当中,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果腹铤而走险…… 但是甘薯和他同伴们的适时推广,为清王朝续上了命,让他继续苟延残喘了两百多年,它的同伴们还有土豆、玉米、辣椒、烟草…… 可见,一个小小的红薯,对于小农经济的时代而言,有着多么大的能量。 这也是为什么黄雄英第一次发现那个吕宋国朝贡的贡参是红薯以后,激动得在徐辉祖面前都失态了。 爷孙两正说着话,一个店小二迎了上来。 “二位爷,里边请,里边宽敞,在上面能够看到皇宫哩,要不要上去坐坐?” “哦?” 朱元璋停下了脚步,望了一眼酒楼,问道:“这里面可有清净的地方?” 小二连连点头:“有,有,楼上有雅间,清净得很呐!” “大孙,进去坐坐?” 朱元璋笑着问向黄雄英,后者点了点头。 “走,上楼!” 朱元璋说着,龙行虎步的走了进去…… 见朱元璋和黄雄英进去了,他们身后的蒋瓛却叫住了店小二:“我家主子不喜欢吵闹,你把这上面全包给咱,不准人上去。” 说着,蒋瓛从怀中掏出了一锭银子。 店小二笑呵呵的连连点头:“好的,爷,我马上去办……” 上了楼。 店小二引着几人来到雅间前。 黄雄英问向店小二:“小二,你们这里都有些什么招牌菜啊!” “客官,我们这主要是扬州菜,有扬州盐水鸭,烤方,将军过桥,鸭包鱼翅,扬州炒饭……” 小二报了些菜名。 黄雄英点了点头,道:“那就来一份盐水鸭,一份青菜,一份扬州炒饭,还有,去把对面街上的烧饼,还有鸭血汤,买一份过来。” “好,好,这个好!” 朱元璋呵呵笑道,不忘嘱咐:“要快一点,不然一凉味就变了!” “好勒,我马上就去!” 小二爷看得出来,这两位爷不是普通人,急忙按着吩咐做事去了…… 进入雅间。 不得不说这雅间布置得确实非常的典雅,而且来到外面的走廊,视野就变得非常的开阔,近处,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尽收眼底,远处,鳞次栉比的皇宫依稀可见。 “大孙啊,看看,这就是咱大明啊!” 朱元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,脸上忍不住露出骄傲的神色。 “是啊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