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大开眼界-《锦程万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屏风都是尺把高的小件,一个四扇一个六扇,只能放在桌子上作装饰,但也是需要两个织工共同操作的小花楼织机才织得出来。

    说书人一讲屏风是良氏机房供应的,板壁边的冬子,小间里的贞锦依、纾锦宛等人全都紧扒着壁缝,支起耳朵听着。

    详细讲解屏风时,说书人还把制作者的姓氏都报了。

    名字是贞锦依写的,先前她听良三娘说要注明织工时,也吃了一惊,接着又大为钦佩。这是良三娘为着织工的名声着想,借机给她们做个广告呢。

    若她们织出的货品能卖出引人注目的高价,以后这些人的身价定然水涨船高,而良氏机房也同样能获益。良三娘的生意头脑和人品都够优秀。

    随后抬出来三匹八达团花锦。团花有明色暗色之分,用色十分复杂,团花之间有八道纹路相连,故称“八达”。

    这些可做衣料的,又比做摆设的更受欢迎,楼厢的官眷与堂厢的商人竟然争了起来。

    说书人拿过账房写的数目,刻意夸张地拉长嗓门儿:“哎呀!楼厢黄字号、洪字号都出价——二十两,堂厢三号、五号两位客官也出价二十两。这可为难了,还须劳烦几位再写个价啊。”

    重写了纸条下来,乃有黄字号与五号同出了二十五两。

    堂厢的商人们交头接耳,五号是专做外藩生意的梅老板,众人都是认识的,于是纷纷猜测楼上黄字号是哪户官家。

    只因竞买这事全城传遍,做官的不肯过于张扬,领铭牌时都特意叮嘱过,只以号数示人,不可将他们的姓氏官职传出去,故而楼厢坐了哪些人,众人都不知道,猜了一阵也不得要领。

    第三次竞买,楼上一下子出到三十两,比底价整翻了一倍,五号的梅老板却是手软了一下,只写了二十八两,只得将这三匹锦拱手相让。

    三十两银子,城里的中等人家一年的花销也用不了这么多,放到这里居然只是一匹锦的价钱。

    经此一争,场内场外又如热潮涌过,惊叹之声不绝。
    第(2/3)页